top of page

虛擬製作又貴又難?那是你還沒看過這篇

  • 作家相片: fuh911
    fuh911
  • 6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6 分鐘

看 民視、華納兄弟 如何靠它省錢又賺飽收視


佛光大學 虛擬製作團隊
佛光大學 虛擬製作團隊

Pixotope投身這個產業已有一段時日,每當Pixotope向廣電業者們提起導入虛擬製作(VIRTUAL PRODUCTION - VP)時,最常聽到的三大疑慮,總是圍繞著這幾個主題:


  • 成本考量

  • 技術複雜性

  • 當然,還有工作流程(WORKFLOW)的整合


既然這些反對意見Pixotope一聽再聽,Pixotope決定在這篇部落格文章中,一次說個清楚,就先從最顯而易見的那個開始:



疑慮一:成本太高,投報率又充滿未知數

當廣電業者聽到「虛擬製作」,腦中浮現的往往是大筆的前期投資,及遙遙無期的回本時程。


這個擔憂完全合理——傳統的虛擬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在硬體、軟體授權和專業人員上投入鉅額的資本支出。事實上,這可能成為最可怕的惡夢:投入了大筆資金,卻沒有團隊能實際執行。


Pixotope完全理解——這就是為什麼Pixotope的方法與眾不同。Pixotope不迫使客戶投入昂貴的硬體,而是專注於軟體的靈活性,讓客戶能以最精簡、甚至使用現有的專有硬體。Pixotope的平台支援市面上普及的圖形處理器(GPU)——無論是專業級、還是電競級——進而減少了對昂貴專業設備的需求。這不僅讓虛擬製作變得更實惠,也更具擴充性,能為每家廣電業者量身打造。


即使是產業巨擘也相當注重成本效益。這就是為什麼華納兄弟探索公司(WARNER BROS. DISCOVERY - WBD)在為其位於亞特蘭大的多技術攝影棚尋求XR(延展實境)解決方案升級時,找上了Pixotope。該攝影棚用於轉播TNT頻道的國家冰球聯盟(NHL ON TNT)賽事。


他們的目標是從一個高成本、資源密集型的系統,轉型為一個更具永續性、能由內部團隊獨立管理的解決方案。Pixotope的團隊提供了一個符合成本效益、對操作者友善,且專為WBD製作需求量身訂做的設定。除此之外,透過Pixotope靈活的雲端授權模式——完全由WBD團隊掌控——他們現在能夠在國家冰球聯盟的休賽季,將授權重新分配給其他製作項目和設施,最大化資產利用率,並創造可觀的長期節省。



成果會說話。舉例來說,西班牙的加那利電視台(TELEVISIÓN CANARIA)使用Pixotope的擴增實境(AR)元素後,觀眾市佔率提升至15.2%,遠高於他們平時11%的平均水準——這項顯著的成長,直接影響了廣告收入的潛力。


Pixotope在台灣的客戶——民視(FORMOSA TV),在初次投資Pixotope後,便因省去了實體佈景的搭建、儲存和運輸費用,回報了「可觀的成本節省」。他們能夠在同一個實體空間內,為多個節目即時重新配置虛擬場景,將攝影棚的使用率發揮到極致。


Pixotope Reveal @ FTV NO.7 VP Studio
Pixotope Reveal @ FTV NO.7 VP Studio

「使用綠幕的靈活性,讓我們能夠在節省時間和金錢的同時,製作更多的內容。過去,我們的實體佈景會佔用整個攝影棚,迫使其他節目必須另覓他處。雖然初期建置有一些額外成本,但我們預期明年將能省下更可觀的費用。」

——吉斯利・伯格(GÍSLI BERG),冰島國家廣播公司(RÚV)製作主管



現在,來回答這個疑慮的第二個部分:缺乏能操作這些複雜系統的專業人才。沒有經驗豐富的操作員,再好的技術都可能成為負擔,而非助力。


這就是為什麼Pixotope的設計旨在最大化人力效率。Pixotope的平台讓單一操作員能同時控制製作的多個環節,大幅減少了對龐大專業團隊的需求。


例如,在2022年的印度超級板球聯賽(INDIAN PREMIER LEAGUE)期間,印度廣播公司Viacom18在七個攝影棚中部署了36套Pixotope引擎,卻只用了極少的人力,完美展示了Pixotope如何在不按比例增加人力的情況下進行擴展。





疑慮二:虛擬製作對我們團隊來說技術太複雜

許多廣電業者擔心,虛擬製作所要求的技術專業,遠超過他們現有團隊的能力。


這就是為什麼Pixotope在設計Pixotope時,將「易用性」視為核心。我們直覺的使用者介面,提供對攝影機、訊號、算圖(RENDERING)、去背(KEYING)和校色(COLOR CORRECTION)的統一控制——所有操作都在一個簡單明瞭的儀表板(DASHBOARD)上完成。獨特的所見即所得(WYSIWYG)編輯器能即時顯示現場影像、追蹤數據和合成結果,即使是傳統的廣電人員也能輕易上手。


舉例來說,法國電視一台(TF1)的新聞團隊,就成功地的用他們現有的人員,使用Pixotope報導了法國大選。


「Pixotope在像我們這樣的現場直播業者需求與Unreal引擎的強大功能之間,架起了一座完美的橋樑。」

——萊昂內爾・巴比耶(LIONEL BARBIER),法國電視一台(TF1)編輯技術經理


Pixotope基於模板(TEMPLATE-BASED)的工作流程、全面的支援系統,及無縫的整合,進一步簡化了操作,讓廣電業者能以最少的干擾,創造出色的成果。


為了確保從傳統製作順利過渡到虛擬製作,且無需專業的程式設計技能,Pixotope與Erizos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。他們的旗艦產品Erizos Studio,提供單一、直覺的使用者介面(UI),讓廣電業者能同時控制多個引擎和節目的多個面向。這意味著,一位操作者就能從同一個座位上,無縫驅動電腦繪圖(CG)疊加圖卡、AR(擴增實境)元素、虛擬攝影棚和XR牆。


這項技術的易學性令人驚豔:Erizos Studio幾乎弭平了學習曲線,僅需2到3天即可精通。而透過Pixotope的教育訓練,您只需五天就能熟練上手,在家就能舒適的學習攝影機追蹤和圖形製作。


一個證明Pixotope學習曲線的絕佳例子,是台灣藝人吳思賢(EVAN WU)的一支音樂錄影帶(MV),該影片完全由佛光大學(FO GUANG UNIVERSITY)的學生使用Pixotope創作——這證明了Pixotope的平台真正讓下一代的創作者能夠接觸虛擬製作,並且可快速上手。


虛擬製作 × 音樂創新:師生攜手打造《開放式》MV 幕後花絮


疑慮三:它無法跟我們現有的系統完美整合

如果您已經在現有的基礎設施和工作流程上投入了大量資金,那麼引進一項無法無縫整合的新技術,無疑是個重大的隱憂。


Pixotope的架構就是為了解決整合挑戰而專門設計的。


首先,與那些擁有封閉生態系統的競爭對手不同,Pixotope提供與現有廣播基礎設施的相容性。Pixotope支援多種輸入/輸出格式,及一套完整的SMPTE 2110工具組,並整合了NMOS以支援IP工作流程。最重要的是,Pixotope的追蹤系統能與大多數業界標準的攝影機追蹤產品和協議協同工作,這讓您不會被特定的硬體供應商綁死。


但您可能會問,那新聞剪輯室的整合呢?


Pixotope明白這可能是一個潛在的阻礙——這就是為什麼Pixotope提供多通道的圖形控制,完全相容於符合MOS協議的新聞剪輯室和自動化系統。


如前所述,Pixotope與Erizos Studio的合作關係,正是為了解決新聞剪輯室的工作流程整合問題。


事實上,這也是瑞典電視台(SVT)選擇Pixotope作為其新運動節目攝影棚平台的一個關鍵原因。他們需要一個高效率、高靈活的工作流程,以充分發揮其攝影棚的潛力。Erizos Studio因其能與Pixotope輕鬆整合,並為製作人和操作者提供可重複使用的模板及友善的使用者介面,而被選為控制解決方案。



但整合的便利性不僅止於新聞剪輯室的工作流程——它還延伸到了新XR攝影棚的建置。


Pixotope的合作夥伴——為民視(FORMOSA TELEVISION)部署了台灣首座XR廣電級攝影棚的堅達公司(GETOP),分享了他們的經驗:


「在導入Pixotope之前,要在我們的工作流程中,實現忠實的色彩還原非常困難,而這在XR製作中至關重要。即便能夠實現,影像品質和穩定性也無法達到廣播電視的標準。有了Pixotope,我們無需再擔心這樣的技術整合問題:我們能夠專注於內容創作和製作。這種無縫整合和易用性,不僅點燃了我們的創造力,也讓我們站上了台灣虛擬製作革命的最前線。」

——周啟光(PAUL CHOU),堅達公司(GETOP)總經理



從「不行」到「就是現在」

採納虛擬製作不僅僅是一次技術升級——它更是一項策略性的決策。


圍繞著成本、複雜性和整合的擔憂,絕對合情合理。這就是為什麼Pixotope不只做出承諾;Pixotope用真實世界的成果來支持它們。


無論您是想強化新聞報導、體育轉播,還是娛樂節目,Pixotope都提供了一個可靠、靈活且面向未來的平台,能夠融入您現有的工作流程,並隨著您的雄心壯志一同擴展。


正如Pixotope的執行長馬庫斯・布羅德森(MARCUS BRODERSEN)所說:

「在一個吸引和留住觀眾就是一切的市場中,Pixotope賦予廣電業者駕馭虛擬製作的能力,讓他們在無需龐大預算或資源的情況下,保持競爭


堅達公司(GETOP)為 Pixotope 台灣總代理,提供虛擬製作整廠技術顧問,系統整合及軟體訂閱等各種服務,歡迎來電預約參觀虛擬製作攝影棚及 Pixotope 軟體展示,TEL:02-7720-9899。



Comments


訂閱

02 7720 9899

©2019 by GETOP Systems Inc.
堅達資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